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Published 凌晨3:29 by with 0 comment

[紐約輕原油] 091211

若不是上拉90.24(註1),則理應回檔到57.6


 


短線:


若不突破73.87,則盤跌轉追殺。
若跌破68.05理應提供一次支撐,屆時看瞬間變化了。



註1:不該跌破65.05


 


Clcon_091211.png  


Read More
      edit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Published 下午2:09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設備商機熱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李珣瑛/台南、新竹報導】


2009.11.20 02:26 am


 


台積電(2330)、友達(2409)、群創(3481)積極擴廠、釋放數百億元設備商機,其中無塵室與機電設備商機即達280億至360億元間。標案將從11月底開始陸續開標,亞翔(6139)、漢唐(2404)、帆宣(6196)、聖暉(5536)與同開(3018)等成為受惠最大廠商。


 


電子業景氣在下半年由空翻多,被壓抑近兩年多的資本支出一次獲得紓解,以晶圓廠而言,明年起台積電、聯電都有擴廠計畫,加計群創、友達擴廠,明年無塵室與機電設備總商機估計在280億至360億間,其中亞翔與漢唐由於專精無塵室系統工程技術,再加上與業者長年合作關係,成為這一波資本支出最大受益者。


 


面板廠的友達及群創,今年率先啟動加碼裝機作業,不但讓供貨的設備商業績升溫,就連周邊的飯店住房率,都隨著裝機工程師的入住,呈顯著攀升走勢。


 


來自設備廠商的消息,台積電竹科三五路的12廠第五期,以及南科14廠的第四期,裝機的設備訂單將陸續發包。


聯電(2303)的12B廠,也要開始裝機,這些動輒數十億元到上百億元的訂單,讓機電設備廠商個個摩拳擦掌準備生產與交貨。


以台積電建廠速度來看,明年第二季就會進入無塵室等機電工程期,再度釋出工程大單。


 


面板廠除了友達、奇美電的8.5代廠,先後宣布裝機;還有群創的六代廠,也在積極拉升設備裝機速度。此外,日本、韓國,以及大陸京東方六代與八代面板廠也相繼增加產能,都為上半年營運慘淡的設備廠商,注入強心針。


 


在台積電及友達的加持下,漢唐近期接單明顯感受到到景氣好轉走勢;第四季業績確定較第三季成長。漢唐已接在手訂單達30億元,將陸續交貨到明年第一季。明年在手訂單上看50億元,法人表示,以設備商10%的淨利計算,漢唐明年EPS上看5元,今年則有2至3元的實力。


 


目前12吋晶圓廠造價估計約在600億至800億元之間,面板六代廠造價則在500億至700億元間,一座無塵室造價15億至20億元、機電設備20億元左右。從明年初到明年底,將陸續有三座晶圓廠,以及兩座LCD廠完工移入設備,而這幾個標案將陸續在11月底及12月初陸續開標。


 


亞翔則是先前與台積電Fab12、聯電Fab 12A、群創、友達等都有無層室及機電合作關係,因此這幾項標案有近八成由亞翔囊括,包括台積電新竹Fab12-5、聯電12B、友達8B以及群創六代廠,其中群創六代廠將於2010第一季完成,並順利於2010第一季認列。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STOCK/STO3/5260924.shtml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中午12:35 by with 0 comment

[台期指12] 091209

1. 跌破7692或挑戰7832-7849呢?


 


2. 未跌破7590,不排除走之浪到7911的上漲



3. 未突破7825前,還有可能跌破7436



4. 若出現「跌破7727+該彈不彈」,理應懷疑是否跌破7692



5. 未跌破7590前,不可能成小型頭部



6. 只有出現「跌破7692+該彈不彈」,才有可能跌破7590


 


TXF12_091209.png 


Read More
      edit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Published 下午1:50 by with 0 comment

[台期指12] 091208

1. 跌破7692或挑戰7832-7849呢?

2. 未跌破7590,不排除走之浪到7911的上漲

3. 未突破7825前,還有可能跌破7436

4. 未跌破7436前,不可能成日線頭部

5. 只有出現「跌破7692+該彈不彈」,才有可能跌破7590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下午1:11 by with 0 comment

光電

 


Read More
      edit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Published 凌晨4:41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柏南克鬆口 美將升息防泡沫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09.12.05 02:55 am


 












經濟日報/提供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終於鬆口,3日表示不排除升息以防堵新的資產泡沫成形成,雖然他還是比較希望透過金融法規,控制資產價格波動。利率期貨市場預測,聯準會最快明年6月就會升息。


 


柏南克3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說,金融體系的監管和法規是應付泡沫最強、最有效的方式。不過他進一步表示:「我不排除使用貨幣政策,如有必要、如果情況確實變得令人憂心且有危險。」



柏南克說,目前還看不出美國市場有「極端價值錯估」的跡象。資產價格是否高估,本來就很難判斷,所以他認為對抗泡沫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強力的監管,避免金融機構從事高風險操作。但他也提到,對於如何防止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過度飆漲,現行的法規架構設計不夠完善,這時貨幣政策就該注意資產價格的波動。



柏南克這兩天出席國會的任命聽證會,爭取連任。參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陶德3日表示,此案到耶誕節前恐怕都無法確認,看來柏南克今年無法盡情享受耶誕節假期。



目前各界多把這波金融風暴的矛頭指向Fed,認為Fed在2003到2005年讓利率維持在低點太久,是導致房市泡沫的元兇。柏南克援引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研究說,房貸融資和預期心理助長泡沫生成,與貨幣政策和房價沒有關聯。



他以加拿大和德國為例,表示這兩國利率也很低,卻未出現房市泡沫,反倒是貨幣政策較緊的英國出現泡沫。



國際金價近來不斷改寫新高紀錄,油價也回升,亞洲房地產更急速飆高。近來陸續有亞洲國家官員表示,亞洲資產價格漲過頭,起因就是Fed壓低利率。



上個月中旬,日本央行總裁白川方明與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不約而同警告,大量資金恐引發新一波資產泡沫,衝擊全球經濟復甦。 面對這些控訴柏南克表示,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用來解決金融和經濟議題。其他國家自有一套應付泡沫的方式,包括匯率、財政和貨幣政策。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290611.shtml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凌晨4:26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救地球,哥本哈根峰會行不行?

【撰文/周盈成】 


能否達成具體結論 就看有無足夠的「政治意志」


 


大家都在談論哥本哈根,這座小美人魚的城市,12月就要召開一場旨在拯救地球的會議。有些人稱這可能是自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最重要的會議(註)。


在這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5屆締約方會議(COP 15),全球能夠凝聚什麼樣的共識,來因應全球暖化,救救南北極的冰帽、太平洋上的小島國、非洲乾旱大地上的農民,跟全球難以數計的物種?



















 



期待高、歧見大的「拯救地球」會議


 


對於會議的期待呈現詭譎態勢。許多重要領袖如今提倡在哥本哈根達成一份「政治協議」,而不是一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至於所謂政治協議要講什麼、後續的法律協議何時能達成,又是一番「各言爾志」。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對這種情形感到憂慮。這個國際大型保育組織的全球氣候計畫負責人卡斯登森(Kim Carstensen)對《全球中央》記者說:「我很擔心,如果哥本哈根只弄出些『是啊,氣候變化問題很重要,我們該做點事』之類的泛泛之辭,會挫折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士氣,以後大家都無窮無盡的拖延」。


關於政治協議,UNFCCC執行秘書波爾(Yvo de Boer)說得較明確,他多次重申,在哥本哈根必須白紙黑字明定四件事:工業化國家高企圖心的202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開發中國家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成長的計畫;富國資助窮國因應氣候變遷的清楚短程至長程計畫;一個管理和分配前述資金的架構。


40多個主要國家相關部長11月16至17日在哥本哈根舉行非正式的會前磋商,地主國丹麥的氣候與能源部長海德嘉(Connie Hedegaard)會後與波爾一同召開記者會,也明確支持上述目標。但被媒體問到,規定這些政治承諾的條約,預計接下來多久能訂定,她只說「愈快愈好」。


卡斯登森認為這不保險。他說,「政治協議活不過下一場選舉、經濟衰退或自然災害」,在哥本哈根就該達成具有約束力的法律協議,這才是那些遭受氣候變化危害最烈的非洲國家或小島國家要的。



氣候談判比貿易談判來得急迫


 


在抑制排放以及金援等關鍵議題上,不同經濟發展程度和自然環境的國家之間,歷經兩年來無數次會議,意見依然南轅北轍,能在哥本哈根會議12月7日起的兩週內奇蹟搞定?卡斯登森仍然堅持可能。


他說,最後關頭,見到士氣成長起來了,很多新的承諾提出;不過,若說有什麼因素會造成談判失敗,那也就是「缺乏政治意志」。


「缺乏政治意志」,這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杜哈回合貿易談判中耳熟能詳。2001年底在卡達首都發起的這回合談判,旨在促進自由貿易跟開發中國家發展,最初說要在2004年底談成,至今雖不無進步,但關卡依然重重,截止期限經過一再重設,最新的一個是2010年底,而且已經開始動搖。


無怪乎,當氣候協議眼見要拖過2007年峇里島會議設定的2009年底期限,大量的報導與言論紛紛召喚杜哈的夢魘。


但同時鑽研氣候變化跟世界貿易的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ISD)資深顧問柯斯比(Aaron Cosbey)不這麼認為。


他說,這兩個談判有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本回合貿易談判而言,「至少在富國裡,沒有強烈催促談成的壓力」;但氣候談判中,這些國家面臨國內強大壓力,「政治人物至少必須帶些成果回國,作交代,保面子」,美國尤其如此,因為對抗氣候變遷是歐巴馬總統的競選承諾之一。



美國仍然反對以國際條約訂排放上限


 


他說,「哥本哈根不會像期待的那樣成功,但他們(政治人物)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成功」,「他們別無選擇」。柯斯比預測哥本哈根會達成一個政治協議,但不會太具體。波爾希望的政治協議,是包含已開發國家的具體減量數字,尤其呼籲美國提出。但柯斯比毫不遲疑地說,這不會發生,因為各方歧見還太大。


柯斯比說,直到最近,一些關鍵的談判才真正動了起來,「這是好事,各國將會達成最後協議,但肯定不是在哥本哈根」,他預測會在哥本哈根後的一年內,也許在下屆締約方大會。


美國的能源法案還卡在參議院,預料明年才會通過。一般認為,沒有得到國會背書,美國行政部門無法對外做出什麼具體承諾。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會長斯蒂格森(Björn Stigson)也這麼指出。 斯蒂格森反對《京都議定書》以國際條約設定各國排放上限的做法,這也是美國從小布希政府以來所持的立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因此,涉入美國氣候政策過程的斯蒂格森,對於哥本哈根的結果及後續條約,有著和WWF等環保團體跟大部分開發中國家完全不同的想像。


斯蒂格森接受本刊訪問時說,哥本哈根會達成政治協議,但就抑制排放部分而言,只會有較廣泛的目標,像是八大工業國(G8)聲明那樣,全球在2050年時應減掉至50%的溫室氣體排放,也許再表示期待工業化國家應設定自己的2020年減量目標。


重點是,這些目標都是各國自己訂,而不是受條約約束;預期在明年可達成的法律協議,也一樣不設個別目標,而是建立國際對各國行動的量測、申報和驗證制度。



自利引導與外力規範雙管齊下


 


事實上,新氣候協定的形式,也是當前爭論的棘手問題之一。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只是工業化國家第一階段減量承諾將在2012年底截止,其他部分包括碳交易機制都還在。大多數工業化國家希望達成一個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新條約,可以納入拒加入《京都議定書》的美國,並規定《京都議定書》中沒有的開發中大國抑制排放計畫。


但大多數開發中國家擔心富國藉此卸除一些議定書中規定的責任。她們認為,應在修訂《京都議定書》、延長工業化國家減排承諾之外,再另訂一個平行的議定書,處理其他問題。


相信「自利會尋找出路」的斯蒂格森並不擔心鬆散的協定會不利綠色科技的發展或投資。他說,人口成長、資源吃緊等因素,已促使各國加緊發展綠色科技,希望在市場取得領先,「這是比國際設定排放上限更強烈的驅動力」。


卡斯登森雖同意一方面綠色科技會繼續前進,但他憂慮,如果缺乏強有力的抑制排放管制,「重大汙染產業像是煤、石油、水泥等,會繼續頑抗改進」。


隆冬的哥本哈根,當是天寒地凍,白晝苦短。什麼樣的地球明天,會從那裡展開呢?


註: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2009):“COP15 for journalists: a guide to the UN climate change summit”


 


轉載自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1356&f_ART_ID=224451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凌晨4:20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美俄達成共識 裁武條約過期繼續有效






















【中央社╱華盛頓4日專電】


2009.12.05 11:50 am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今天達成協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ART)於12月5日效期屆滿後,在雙方協商新條約期間,將繼續有效。 歐巴馬今天與到訪的麥維德夫在白宮會晤後發表共同聲明。兩位領導人重申兩國繼續進行協商,儘早就新約達成協議的決心。兩人並同意,在新約簽訂之前,5日到期的START將繼續有效。


根據1991年簽訂的START,兩國同意各自將核子彈頭減少到6000顆以下,並將發射器減少到1600具以下。



歐巴馬與麥維德夫已初步達成更進一步大幅裁減核子武器的共識。新約將規定雙方將擁有的核子彈頭減少到1500至1675顆,並將洲際彈道飛彈和潛艦發射火箭減少到500到1000枚。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WORLD/BREAKINGNEWS5/5291002.shtml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凌晨4:15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重視氣候峰會 歐巴馬決參加閉幕會議






















【中央社╱華盛頓4日專電】


2009.12.05 11:00 am


 


為展現對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的重視,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改變利用赴挪威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的機會,順道於9日赴哥本哈根出席峰會行程,改為於18日專程赴會。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定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舉行,全球將有98個國家的領袖出席,絕大多數領袖將參加17至18日的領袖峰會。白宮原已宣佈歐巴馬將利用10日赴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的機會,提前於9日順道赴哥本哈根,提出美國的減碳計畫。但因中國和印度兩個最大開發中國家近日先後提出減碳目標,歐巴馬感受到它們共同解決地球危機的誠意,決定改變赴會行程,於18日專程前往哥本哈根,參加最重要的閉幕會議。白宮今天發表聲明指出,經過幾個月的外交折衝,美國對中國和印度首度宣佈設定減碳目標,使得峰會有可能達成一個有意義的哥本哈根協定感到鼓舞。



白宮聲明同時承諾,美國願意合理分擔哥本哈根協議中所建議,於2012年以前共同出資10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減輕因減碳而衍生的損失,但其他國家也應共同分擔。聲明說,美國願分擔費用,因為這不只是人道援助,而且是為地球的共同安全作出投資。



印度於昨天宣佈,將在2020年以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比2005年水準減少20%至25%。中國則於數週前宣佈,將在未來1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比2005年水準減少40%至45%。



白宮則於日前宣佈,美國將在2020年以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到較2005年排放水準減少17%;然後配合國會立法進度,於2025年減少30%,2030年減少42%,2050年減少83%。



歐巴馬變更行程,使得他在12月一個月之內赴北歐兩次。加上這兩次北歐行,歐巴馬上任的第一年共出國訪問10次,創下美國總統上任第一年出訪次數最多的紀錄。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WORLD/BREAKINGNEWS5/5290959.shtml


Read More
      edit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Published 上午9:37 by with 0 comment

[類股盤後] 091202 (1208更新)

 TWT01.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02.png TWT03.png TWT04.png TWT05.png TWT06.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07.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08.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09.png TWT10.png TWT11.png TWT12.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13.png TWT14.png TWT15.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16.png TWT17.png TWT18.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20.png TWT21.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22.png TWT23.png

半導體這走勢,真的會被你絆倒唷
短線滿足目標
TWT24.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25.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26.png TWT27.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28.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29.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30.png

短線滿足目標
TWT31.png

Read More
      edit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Published 下午6:50 by with 0 comment

[影片] 不能沒有你

眼底星空,波光粼粼尋隱約的你。

黑色的夜裡,悲傷在海岸邊沉澱。

終將會再相遇 ~

Read More
      edit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Published 上午10:48 by with 0 comment

[書籍]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如果有興趣在綜觀國際,以所有金融商品為志
弟推薦如下的書籍,有空不妨參閱看看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隱藏的邏輯」



[註]ISBN:9789861341163 / 9789864179244



Read More
      edit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Published 下午3:11 by with 0 comment

[書籍] 費波納奇法則

利用費氏數列探討價格、幅度及時間的關係。
「不論是哪種技術分析方法,都不可能永遠有效!」作者很直率的表達。
弟認為「永遠有效」只存在娛樂事業的個人秀,可以再深入研究什麼情況下成功機率較高!

[註]ISBN:9789861576374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中午12:00 by with 0 comment

[經濟指標] M1A、M1B及M2

中央銀行每月25日公佈上個月的M1A、M1B及M2三大貨幣總計數


M1A:流動性大而富交易媒介功能的貨幣
M1A = 通貨淨額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的總合

M1B的流動性稍降
M1B = M1A + 活期性存款
其中活期儲蓄存款以價值儲存的功能較大,流動性因而稍降

M2:流動性更低的金融資產
M2 = M1B + 定期存款 + 可轉讓定期存單 + 外匯存款 + 外國人新台幣存款 + 郵匯局轉存款及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準貨幣


 


Read More
      edit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Published 凌晨3:20 by with 0 comment

MOU + ECFA

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備忘錄
兩國往來時經常簽訂的國際契約,不具完整法律效力,但由於代表國家或企業的名譽、道德責任,實質上仍起約束作用。內容以「監理」為主,包括五大領域:『資訊交換、資訊保密、實地檢查合作、緊急事件聯絡網、平常兩方人員互相連繫拜訪』


ECFA:Economic Cop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中華民國政府於2009年提出並極力推動的經濟協議或條約。


MOU:ECFA = 門票:VIP入場券 = 短線陸資金融機構參股題材:長線的基本面營運改善題材


以下為未來可能產生的情境:
1、個人理財和資金流入中國將更明顯,造成個人資產配置的挪移
2、至中國設分行的台灣本土銀行在人民幣和台幣的匯兌業務,因利差而來的收益將增加2~3倍
3、台灣金融業,最快受惠的為銀行業(中信、台新、富邦、永豐)
4、台股、陸股的連動性將更密切
5、因ECFA受惠的產業:汽車、鋼鐵:石化:水泥、紡織
6、智財權、技術能力的移轉及失業人口居高


相形受惠下的抓對PK。跨國企業的海鷗一族,海面上的懸浮氣流將把你帶往何方?



附錄:
商業週刊 Vol.1141 / Vol.1143


Read More
      edit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Published 下午1:54 by with 6 comments

[紐約黃金期貨] 091018 (100216回覆更新)

近日黃金再創新高,能不能買?想想你的獲利有多少?
投資黃金的管道不外乎:黃金存摺、礦產基金、黃金ETF、黃金期貨。
各有優缺點,散戶還是以基金或ETF的方式比較符合其操作特質。
所有正夯的金融商品,通常都是突破某關鍵價位後,新聞就來了。
媒體報的讓你心癢癢、大師說上看到多少價金。接著,辦公室人云亦云...
而你的心裡開始暗自滴咕:能不能買?該不該進場?要怎麼切入?
這樣的心態很正常,因為人性普遍是被動的。


紐約黃金期貨,若未跌破 1000,年底前正常應看到 1115的價位。
若有突破 1115,屆時再探討。


以基本面探討,則注意各國的貨幣政策是否逐一升息。


PS:
弟的投機方式是以「賺價差」為目的!
假設是假的,「走勢才是真實」!


Read More
      edit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Published 下午1:10 by with 0 comment

中秋月夜


中秋月圓人團圓
月夜語紛燦佳節
共望花好月常圓
惜緣同心綻笑顏

Read More
      edit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Published 下午2:35 by with 0 comment

實戰演練

這個空間,是未來討論的延續!


Read More
      edit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Published 上午11:28 by with 0 comment

追漲殺跌

突破追漲、跌破追空(註1)的手法,會有下述三種虧損的情況產生。

變數說明:高H、低L、開O、收C、當日即時價位X0
比如:昨高H1、昨收C1、今低L0、今開O0

※虧損情況
<1> 突破昨高
    (H0 > H1) AND (H1 > C0)

<2> 跌破昨低
    (L0 < L1) AND (C0 > L1)

<3> 即當日和昨日K棒形成子母線
    (H0 > H1) AND (L0 < L1) AND (H1 < C0 < L1)

※停損方式
<1-A> 突破昨高
    STOP = O1 WHEN [(O1 > C1) AND (X0 TOUCH O1)]
    OR STOP = C1 WHEN [(O1 < C1) AND (X0 TOUCH O1)]

<2-A> 跌破昨低
    STOP = C1 WHEN [(O1 > C1) AND (X0 TOUCH C1)]
    OR STOP = O1 WHEN [(O1 < C1) AND (X0 TOUCH O1)]

<3-A> 即當日和昨日K棒形成子母線
    可以上述兩點作停損依據,為破低再拉高、過高再拉回的情況

這樣停損缺點有以下幾種:
(I)若昨日留有很長的上(下)影線,則損失較大(註2)。例如:上(下)影線的長度 > 1/2(H1+ L1)
(II)若走勢在停損點上下震盪(即當日為小黑K或小紅K棒的格局),則須反覆執行停損。(註3)

註1:這是種強勢的表態
註2:可取前日的分線解決此問題
註3:無法避免,這只能視為交易成本之ㄧ


※改良策略
若走勢為非強勢表態(註4),可取當日第一根15K的高低點作為依據,
以此15K的高低點和昨日高低點去做關聯探討。

註4:即當日開盤未產生跳空的現象且當日第一根15K的區間在昨日高低點內

Read More
      edit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Published 清晨6:13 by with 0 comment

期貨題庫

1有關台灣黃金期貨合約規格


2011-03-19 14 18 14.png 


 


2有關加權指數與台灣50指數


※加權指數 = 當期總發行市值 ÷ 基值 × 100


  當期總發行市值=各採樣股票價格乘以發行股數所得市值之總和。


  證交所採用「柏謝加權算式」(Passche Formula)編製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與美國S&P 500的公式相同。採樣樣本為所有掛牌交易中的普通股,但新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指數計算,得以當時上市股數為準。如果成分股進行除權、新股權利證書上市、可轉換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等,基值就會進行調整,以維持加權指數之連續性。

(1)基期:民國55年平均數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


(2)樣本:除了金融保險類外之股票,採樣標準與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相同。


※台灣50指數是由臺灣證券交易所和富時指數編制公司合作評選出50檔個股編製而成的。臺灣50指數與加權股價指數最大的不同,就是排除許多交易量不足、不具代表性的個股,雖然它只有50檔成分股,但總市值卻佔了台灣股市的七成,和加權指數的連動關係係數高達0.989。投資人只要觀察這50檔股票的趨勢,就如同觀察600多檔台股的變動趨勢。


為了精確掌握市場脈動,臺灣50指數的成分股並不是永久不變的,證交所每季都會由獨立的委員會進行審核,並於一、四、七、十月的第三個星期五的次一交易日執行調整,以貼近市場。投資人可以在證交所的網站中找到最新的臺灣50指數成分股。


 


3當指數期貨價格呈現明顯正價差時,如何與現貨進行套利交易?


買現貨空期貨


 


4、影響國際金價的重要因素?

黃金的供給與需求、美元、油價與通貨膨脹、戰爭、其他貴金屬價格與商品、原物料價格、季節性變動


 


5、股票操作的保護性買權(cover call
writing),其操作方式為持有一個標的股票的多頭部位再加上何者?


賣一組大於或等於標的物價值的call


 


6、當台灣的指數期貨價位在     點附近時,假如想為市值X000萬元的現貨部位進行完全避險,在不考慮股票β值前提下,應該放空幾口?


完全避險:期貨部位的合約總值等於現貨部位總值,其正好可完全互相函蓋住,期貨的利潤正好可彌補現貨的損失;反之期貨的損失亦可由現貨的利益得到補償。


          現貨價值 / (指數X 200),無條件進位


 


7何者文件資料「會出現」在開戶文件中?


※自然人


     1.開立帳戶必備文件與聲明書


2.開戶申請書及信用調查表


3.印鍵卡及簽名樣式卡


4.風險預告書


5.受託契約


6.非當面委託簽章同意書


7.代理開戶及從事期貨交易委任授權書


8.期貨受託契約增補附件


9.結匯授權書


10.其他,如IB加填IB權利義務聲明書,IB專屬受託契約,法人加填代表人授權書及避險聲明書


※法人


     1.經濟部核發公司設立/變更登記表


     2.第二身分證明文件(董事會議紀錄、公司章程、財務報表等擇一)


     3.公司負責人身份證及第二身分證件


     4.公司往來銀行存摺


     5.公司大小章


     6.委任開戶及交易之授權書正本


     7.受任人身分證正本


 


8維持率計算方式


多單:〔保證金-(持有部位-目前指數)×指數每點價值〕÷原始保證金


空單:〔保證金+(持有部位-目前指數)×指數每點價值〕÷原始保證金


 


9當客戶保證金淨值為負時,期貨商應每日提報交易所,在期貨商發出通知後幾日內,客戶未做適當處理,或不履行受託契約之義務時,期貨商必須向期交所申報違約。


客戶保證金專戶淨值為負(超額損失),在期貨商發出通知後3日內,客戶未做適當處理,或不履行受託契約之義務時,期貨商必須向期交所申報違約。


 


10錯帳發生時應如何處理?


(1.)客戶帳號錯誤-申請部位調整。


(2.)下單價格錯誤-透過錯帳處理專戶進行帳務調整。


(3.)數量錯誤-數量不足,補足短缺數量,價差透過錯帳處理專戶


       1. 進行帳務調整。


       2. 數量超額,於錯帳專戶反向將超額沖銷,另申請部位調整。


(4.)商品別輸入錯誤(含契約、月份錯誤)-


       1. 於錯帳專戶作下單反向操作


       2. 以當時市場價格買入或賣出正確之合約。


       3. 如有價差,透過錯帳專戶進行帳號調整。


       4. 申請部位調整。


(5.)買賣單別錯誤-


       1. 如遇好價,則回報客戶。


       2. 如遇壞價,透過錯帳專戶進行帳號調整。


       3. 期貨商申請部位調整。


 


11正常情況下價格持續下跌,未平倉合約持續增加,成交量亦持續增加時,理論上趨勢是偏向何方?


(1)如果價格上漲、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也增加,代表著漲勢仍將持續或者價格 

  已有效突破盤整局面而開始向上突破。


(2)當價格上漲、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卻減少,代表市場上多方已開始獲利了結


  平倉出場而空方已開始認賠回補,成交量的增加雖代表價格上揚走勢仍在正的


(3)如果價格下跌、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也增加,代表著跌勢仍將持續或者高點


  暫難突破而開始向下回跌修正。


(4)當價格下跌、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卻減少,代表市場上空方已開始獲利了結


  而多方已開始認賠回補出場。成交量的增加雖代表價格下跌走勢仍在正常的範   

  疇,但一股醞釀反轉向上的力量亦逐漸增溫中,價格的下跌可能仍將持續,但

  已不若過去強勢。


 


12股票投資或是期貨交易會面對大賺、小賺、小賠、大賠四種可能出現的機會或變數,理論上操作的人員應該控制哪一個變數以達到最終賺錢的目的?


大賠。控制大賠出現的次數,讓大賠的機會變成小賠。


 


13期貨使用偏重技術分析的原因為何? 


(1)分析者關於某市場的分析結論所擁有的技術證據越多,則對自己的分析越具信

  心,正確決策的把握就越大。


(2)趨勢轉折時機的選擇純粹是技術性的,技術指標可以顯示趨勢運行的的信號, 

  若能合理地辨識它,就可作出較恰當的投資決策。


(3)上市公司734家上櫃公司544家、上市權證2762檔、上櫃權證355檔,無法

  逐一做基本面分析。


 


14想利用期貨與現貨正逆價差變化來判斷市場趨勢時,何者為較佳方式?


(1)價差變化會反應出市場多空心態的變化,因此常成為交易人參考的指標。


(2)逆價差經常成為法人套利的對象,只要潛在套利空間大於策略操作成本便有利

  可圖,可在期貨市場作多、在現貨市場作空鎖住價差空間,正價差則反之。


 


15利用「多重模組的操作策略」主要用意是什麼?


(1)模組操作是希望藉由被動操作,避免人為主觀判斷的缺點。


(2)多重策略的方式分散避險的比例及時間點,降低單一參數及策略的風險,避免

   同時且過大的交易對資金的影響。


16政府為保障證券及期貨投資人權益,設有下列哪個專責機構來幫投資人討公道?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


 


17以下何者是聯合相同客戶的企業,增加客戶採購產品的機會。


集中交易市場。


 


18客戶檔案資料庫應包括哪些?


基本資料、消費行為模式、預測客戶需求、評估客戶風險、區隔客戶等。


 


Read More
      edit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Published 下午1:12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702

若過不了6800,則看跌破6640是否有撐,屆時觀察瞬間變化。

Read More
      edit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Published 凌晨12:47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波浪理論是什麼?有用嗎?



















 投資人不明白的是,波浪理論充其量只是經驗法則所歸納出來的股價走勢型態…

常看到電視第四台的投顧老師,拿筆指著股票技術分析圖上的線型說:「現在是反彈波,反彈滿足點為XX點」、「主升段還沒有到,目前只是第一波」、「根據波浪理論,這一波上漲滿足點為XX點」等等。


事實上,這些技術分析語彙都來自於「波浪理論」。而「波浪理論」則是在所有技術分析工具中,最不具科學效果的技術分析工具,因此,從波浪理論所延伸出來的技術分析方法與概念,投資人在實際運用上應該要特別小心。



所謂「最不具科學效果」的意思,是因為在五花八門的技術分析工具中,只有「波浪理論」的發明者(或發現者?)宣稱自己在股市中找到了如同大自然中的牛頓運動定律,並可以藉此來臆測股價的發展方向。而實際上,這種說法完全是「不科學」的。



因為「波浪理論」陳義甚高,也導致運用者失敗率特高。換個角度說,多數的技術分析理論並不敢斷言自己具有100%預測股價變化的能力,唯獨「波浪理論」有,這也使得該理論特別危險。



1938年,美國有一位叫艾略特(R.N.Elliott)的人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波浪理論》(The Wave Principle)。緊接著在1946年時,更深入的一本書《自然定律----宇宙的奧秘》(Nature’s Law—The Secret of the Universal )也出版了。



在這些書中,艾略特堅信股價就跟物理世界的三大運動定律一樣,也會依循著自然法則運作。這個神祕的運作法則,就是「黃金比率」(又稱「費波納奇數列」)。



艾略特在第一本書中指出,一個股市的完整多頭行情中,將會有五個上升波,以及三個下降波,可以稱之為「五浪三波」。



五波的上升趨勢可分為三個推動波(impulse wave)以及二個修正波(corrective wave);三個推動波分別為第 1、3及5波,而修正波則為第2及第4波。緊接其後的,是下降趨勢波,分為a、b、c三波(如圖所示)。



這個股市波動的型態,來自於艾略特對於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的歷史經驗觀察,通過歸納整理後,所得出波浪型態的基本原型。在這個基本型態之下,雖然仍會有變異型態,比如在每一波中,又含有更小的波浪整理型態;又或者尚未出現第5波,整個股市就跌入a波下跌段等等。



但重點是,艾略特第一本書的理論根據,是建立在草率的經驗法則之上。但等到第二本書推出時,他的立場又幡然一變,成為建立在演繹法嚴謹基礎上的科學理論。 

艾略特在第二本書中認為,股市的漲跌幅可以根據黃金切割率計算出來,也就是一個上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點的1.618倍,修正波的低點,則是前浪高點的0.618位置處。然後,修正波再乘以1.618倍,又會得出下一浪的滿足高點。以此類推,則每一波、每一浪的滿足點都會被「科學化」的尋找出來。(1.618、0.618都是黃金切割比率,完美的蘊藏在股價波動背後)



至於每一波的時間持續長短,艾略特也引用費波納奇數列論斷,修正波的持續時間與漲跌幅,大多在第3、5、8日反轉,很少能撐到13日;而推動波的力道較為強勁,通常能持續8、13、21、34或55日才發生反轉。



在該本書中所引述的這些數字,很快就成為日後股市名嘴與技術分析愛用者所據以推斷股市未來走勢的重要概念。



但弔詭的地方就在這裡,艾略特第一本書中所明示的波浪理論是建基於歸納法則經驗的觀察,但第二本書卻跳躍式的成為自然定律般的演繹法則。這種立論點的前後矛盾與衝突,以及無法證明其歸納法則為真的理論,所演繹出來的當然是一套「偽科學」,是經不起科學檢驗的。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套前後立場矛盾的偽科學理論,卻廣泛受到技術分析愛用者的喜愛,成為時下流行的投資語彙。什麼「上漲滿足點」、「反彈波」、「多頭主升段」、「末升段」、「變盤」等等,全都可以在此找到語彙的濫觴源頭。



投資人不明白的是,波浪理論充其量只是經驗法則所歸納出來的股價走勢型態,並沒有辦法藉以成為一套可以演繹出未來股價走勢的預測工具。



更何況就歸納法來說,只要經驗案例中有例外法則,就無法具足說明該法則的科學有效性。而在實際上充滿千變萬化的股票市場中,投資人很快就能找到一籮筐波浪原型的例外狀況,據此就沒有辦法讓「五浪三波」成為具有說服力的經驗通則。



在一套沒有科學嚴謹基礎的理論系統中,投資人卻企圖據以掌握市場的運作方向,甚至想要預測未來,其投資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何在股票市場殺進殺出者眾,而能賺到錢的投資人卻寥寥可數。



如果投資人沒有辦法溯本求源,探究時下股市流行語彙與概念背後的真相,則肯定會錯上加錯,走入股市迷宮而不自知了。

轉載自  http://money.udn.com/m_forum/storypage.jsp?f_ART_ID=175169



== 評 ======

任何的技術分析方式,基本上是無法通過驗證而證明其為科學理論
費氏數列發現於自然界,自然有其奧妙之處
波浪理論能不能通過科學檢驗,這對於進入市場的你我而言,重要嗎?
這是法則或是理論?是科學還是偽科學?交給作學問的人士去操心即可
真正的目的是該方法能不能運用在實務上!


假設這只是法則,合理來說必有異於正常原則的情況出現
就如同高中時期背記的元素週期表,除了通則還是有額外的特例
因此出現矛盾的狀況時,就該釐清當下符合邏輯推演的條件來和走勢相佐
If... else if...... else...
If and only if...
如此,你所認定方向、買賣點及停損點,就有所依歸
再者,就是自己如何運用戰略讓子弟兵在有效的戰術中獲勝的心態和資金管控了


要不要走入迷宮,是自己所選
波浪理論是不是團迷霧?應留待自身的體會而不是人云亦云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凌晨12:45 by with 1 comment

[轉載] 為何股價拉回即是買點?



















 投機者如果要參考投資專家所建議的「拉回即是買點」,絕對要小心去認清當時的投資市場究竟比較像是處於第幾波?

在報章雜誌上閱讀股票投資新聞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專家建議:「股價拉回即是買點」。但是,為何股價拉回即是買點呢?這句話有何意義?


從實證經驗上來觀察,多數人在採納專家「拉回即是買點」的建議時,實際上根本做不到,因為多數散戶投資人都是在高點看回不回時,就跳下去興沖沖的買股票,結果卻買在最高點上;而真的等到行情回檔時,市場一片悲觀,之前衝動想買股票的人,心情也翻多為空,轉變為觀望態度,股價拉回卻不敢買了。



所以,「股價拉回即是買點」的建議,往往散戶實證行為都與之顛倒。那麼,這種經驗上作不到的建議,有何論述意義呢?又為何會如此呢?



仔細認真去檢視「拉回即是買點」的陳述,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表達說:「目前市場行情有點過熱,但多頭行情並未結束,所以等到股價適度拉回整理時,投資人將可以獲得更高的波段報酬。」



這句話隱藏著幾個隱而未宣的前提要件,分別是:



1目前是個多頭市場,所以,股票可以繼續買。

2目前股價過熱,因此,適度拉回以後再買,才有辦法賺更多。



這兩個前提要件要能成立,還有個命題是:股市的多頭行情通常會根據波浪理論的解釋模型,呈現接近「五浪三波」的漲跌型態,也就是第一波上漲完後,會拉回作第二波整理;第二波整理完畢後,還會有第三波上漲;然後是第四波拉回,最後進行第五波的末升段上漲。其後才是a、b、c三波的下跌型態。



在這個多頭上漲的過程中,「拉回即是買點」的意思,就是財經專家在建議投資人不要在第一、三波的高點上買股票,而應該靜待第二、四波的拉回整理型態發生後,再介入市場。



「拉回即是買點」這句話要有意義,等於要先承認技術分析上的波浪理論必須是正確無誤的,這種建議法才有實用的參考價值。否則,在一個錯誤前提上的命題,立論基礎都不正確了,本身怎麼可能還會有使用價值呢?



在<波浪理論是什麼?有用嗎?—破解股市迷思22>該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波浪理論充其量只是經驗法則所歸納出來的股價走勢型態,並沒有辦法藉以成為一套可以演繹出未來股價走勢的科學化預測工具。



更何況就歸納法來說,只要經驗案例中有例外法則,就無法具足說明該法則的科學有效性。而在實際上充滿千變萬化的股票市場中,投資人很快就能找到一籮筐波浪原型的例外狀況,這讓「波浪理論」無法成為具有說服力的經驗通則。



如果波浪理論在實際運用上,常常破綻百出的話,那麼,建基在股市多頭行情將呈現波浪型態的建議---「股價拉回即是買點」,就一點立論依據都沒有,充其量只是財經分析師為了避免遭客戶抱怨為「馬上慘遭套牢」的一套圓滑建議。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股價拉回即是買點」這句話,也顯得毫無意義。因為投資是要根據公司的未來獲利狀況,衡酌目前的股價是否合理,如果目前的股價不管是從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還是內在價值等角度來衡量,盡屬合理的話,那麼此刻就是合理買點,何來「拉回」之說呢?



如果從投資一家企業的角度看,此時股價為合理價位,那麼只要市場內外條件不變,更低的股價將更為合理,並不可能發生要拉回到哪個價位才算合理的說法,因此,「拉回即是買點」,根本不能成立。



投資人要明白的是,「拉回即是買點」這句話本身就是個技術分析的用語,比較適合短線投機者來運用。如果自己本身是個投資人的話,應該要考慮觀察的,是一檔股票的合理買點為何?而不是去參考哪支股票的股價拉回即為買點。



至於從投機的行為來看,「拉回即是買點」,這句話已經確認了目前股市行情並非末升段的第五波,因此還會有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但問題是,一個股市多頭行情目前到底是處於第幾波?沒有人在過程中會有標準答案與標準的解釋法,都是言人人殊,沒個標準的。



投機者如果要參考投資專家所建議的「拉回即是買點」,絕對要小心去認清當時的投資市場究竟比較像是處於第幾波?如果投機者自己也沒把握研判的話,那輕率相信「拉回即是買點」,即等於直接默認了行情最高點還未發生,股價還可以追高。



從實證上來看,大多數散戶為何迫不及待不等股價拉回就追高,就正是因為相信「拉回即是買點」背後的「股市多頭行情尚未結束」的隱含命題,因此才會認為高點追高無妨。事實上,正是這點迷思,往往讓多數散戶鍛羽而歸,投資績效慘不忍睹。



轉載自  http://money.udn.com/m_forum/storypage.jsp?f_MAIN_ID=58&f_SUB_ID=3485&f_ART_ID=188055

== 評 ======

認定追高無妨的行為並不等同於「股市多頭行情尚未結束」的隱含命題
產生這種行為,以股市心理面的角度去剖析會更恰當
「拉回即是買點」的條件在於拉回之後該產生怎樣的走勢才是關鍵
因此「拉回即是買點」的假設,並沒有對或錯,重點在於停損點的設定


工具本身並沒有好或壞之分,在於使用者處於什麼狀況下選擇較合適的工具去解決問題
客觀的論調不會有結論,別被主觀的意識型態牽著走
小朋友是自己的,光看他人文章錢財不會因此而來
弟的文章,也要懷疑對或錯;因為我一直在學習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凌晨12:20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期交所擬降選擇權交易手續費
























為了讓期貨交易更普遍、發揮更大功能,並吸引外資,台灣期貨交易所正考慮調降選擇權的交易手續費,降幅約20%,明天將邀集相關單位開會研商。


期交所去年創下六個第一,交出漂亮的成績單,不但台灣期貨市場交易量達 1億3671萬餘口,較2007年大幅成長18.73%,更達全球期貨市場的13.7%,創下歷年來新高紀錄。


期交所稅前盈餘18億7764餘萬元,較2007年度成長32.2%;稅後純益 14億2110餘萬元,也較2007年度成長近35%。


期交所董事長葉景成表示,期交所正在考慮調降選擇權的交易手續費,規畫中每一種選擇權的手續費降幅不一,平均約20%,明天期交所將找期貨商和相關單位開會協商,希望能進一步擴大期貨交易。


去年期交所的台股期貨成交量首度超越新加坡摩台指期貨 (SGX)。葉景成指出,台指期貨成交口數直到2007年均低於SGX,但2008年台指期貨交易量衝到2208萬口,是SGX摩根台股期貨的1.31倍、成交值更達2.05倍。


期貨市場開戶數累計達122萬1641戶,進一步分析可發現,自然人開戶數121萬4473戶,法人開戶僅7168戶;但法人參與市場交易比重已達61.12%,但外資參與比重才5.7%,似乎有些偏少。


期交所總經理王中愷表示,與新加坡相比,外資在新加坡交易期貨較多,主要是外資原本在新加坡有據點,當地的外資辦公室也有一定的人員、設備,期貨和選擇權交易集中結算時會就便利性而選擇在新加坡。


再者,新加坡對外資的外匯管制比台灣寬鬆,同時台灣法令也規定結算時要申報客戶名單,但外資並不想讓旁人知道他的客戶名單,因此不願意來台灣從事交易。


王中愷說,除非台灣的期貨和選擇權交易條件和新加坡一樣,甚至更寬鬆時,才能吸引外資進駐台灣;因此期交所考慮降低選擇權手續費只是塑造更優惠的條件之一。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STOCK/BREAKINGNEWS10/4976952.shtml


Read More
      edit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Published 下午2:48 by with 0 comment

無題

心貼著蒲公英,隨風,飛向誰

光陰似水年華,歲月留下,世人的回憶

回味,一起成長的約定,清晰,那樣的真心

幸福的眼眸,淺顰微笑,是妳如今

Read More
      edit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Published 上午10:39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606

拉到6900以上或殺到6700?


沒有跌破6822以前,仍有機會向7130以上挑戰
沒有跌破6683以前,還是有可能再創新高
跌破6457,看要不要防守

090606_5k 



Read More
      edit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Published 下午2:30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601


沒有跌破6683以前:隨時會向7120以上挑戰
跌破6683:注意6577與6457的支撐

目前暫時視為6649-7034之間的盤堅格局



Read More
      edit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Published 清晨6:11 by with 0 comment

[書籍] 決戰狙擊手之當沖密技

實用性有待商榷

Read More
      edit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Published 清晨6:13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527

殺到6822以下或拉到7012以上[註]?

跌破6649:注意6577與6457的支撐
跌破6457+該彈:暫視為盤堅格局
跌破6457+不彈:宜防成頭

註:7000點,過與不過都該接受打壓

OI_090527

Read More
      edit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Published 凌晨4:39 by with 0 comment

[盤中] 090521

6699.png

圖檔來源取自 Yahoo!奇摩股市

Read More
      edit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Published 下午2:51 by with 0 comment

[台期指05] 090508

6553 / 6542 分別有極短線壓力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Published 上午9:40 by with 0 comment

[台期指05] 090429

 


1. 沒有突破5732以前(壓5658更弱):短線轉空,宜防走6060-5613-5743-#1(至今為5576,等浪在5296)這種下跌模式.


2. 突破5748[註1]:上項這個暫時認定的”短線轉空”才會失效了.


3. 多頭唯一的希望:
沒有跌破5596以前:想辦法出現”突破5652+該回不回”,如此就有機會將”上項這個暫時認定的短線轉空”轉成”5654-5998-#1(至今為5576)-#2(規定:#2>5890)這種盤跌格局”. 


4. 原則上,5490理應提供一次短線支撐,5998與6060理應提供一次短線壓力.


註1:突破5688+該回不回=突破5748(強一點直攻5800以上).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Published 下午3:59 by with 0 comment

[台期指05] 090428

1. 沒有突破5748以前:短線轉空,宜防走6060-5613-5743-#1(至今為5576,等浪在5296)這種下跌模式.

2. 突破5748:上項這個暫時認定的”短線轉空”才會失效了.

3. 原則上,5490理應提供一次短線支撐,5998與6060理應提供一次短線壓力.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Published 下午1:38 by with 0 comment

[台期指05] 090427

 


1. 這裡再不反彈,那麼等”跌破5592才可能反彈”,慘一點要等”跌破5538才可能反彈”;總之,這裡要嘛拉到5802以上?要嘛殺到5592以下?


2. 沒有突破5739以前:再探底.


3. 突破5739+該回不回:可望出現反彈,併向5802以上挑戰.


4. 突破5833+該回不回:可望出現另一次攀升,併向5998附近挑戰,強一點甚至向6013以上挑戰.


5. 極短線壓力:分別在5738、5748、5806、5952、5998與6060


6. 原則上,5490理應提供一次短線支撐,5998與6060理應提供一次短線壓力.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Published 中午12:19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424



成交量出現了量能退潮的現象
假設盤中是利用消息面倒貨予以下殺取量
那麼,低接買盤的價位必低於賣盤多個檔次以下才肯接

多方正逐步攻堅,但未過6071前,短多未必看好


TXO-090424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中午12:17 by with 0 comment

[中長線] 艾略特的粗線所想


(1)若三波反彈能轉成五浪攻擊
(i) c要走擴大浪(成立)
(ii)回檔不能碰到4817
(iii)第四浪壓回該守住4900~5188之間

(2)從9859到3955,為擴大C?
(i)未來必要摸6708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上午11:11 by with 0 comment

[日劇] 我的野蠻女友


偶然,是一座只有努力過的人才能通過的橋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Published 中午12:49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太陽能供料驚見毀約
























太陽能上游原材料暴跌效應延續,德國太陽能系統整合商Conergy AG宣布,取消與美國矽晶圓大廠MEMC逾新台幣千億元的供料合約,是近來太陽能業市況走淡下,全球第一宗長約料源毀約的案例。


目前台灣太陽能業者中,昱晶(3514)、廣運(6125)轉投資太極能源都與MEMC有供貨關係,料源轉為買方市場,昱晶、廣運是否跟進受矚目;大陸太陽能電池龍頭無錫尚德(Suntech)也是MEMC長約客戶,藉由修訂合約內容,獲得較優惠價格,以因應近期料源大幅跌價風險。


投信法人分析,Conergy取消與MEMC合約,可能打破原本業界「沈默的假性平衡」,讓昱晶、廣運等其他下游客戶之後跟進與上游料源廠談判,甚至毀約後到低價現貨市場取料的籌碼,如此一來,將有助抵禦當下太陽能產品價格崩跌,提升獲利空間。


櫃買中心綠能能源法說會今(22)日舉行,隨著MEMC驚爆可能遭客戶毀約的消息傳出,在今天的法說會上,各廠料源狀況與成本結構,將成為繼市場景氣預測後,另一個關注焦點。


MEMC客戶透露,修正後的合約價格已非常具有競爭力,雖然市場普遍質疑原材料價格仍有下探空間,合約會造成日後成本壓力,毀約固然可擺脫這些問題,但商譽損失也必須考量,不得不慎重。


MEMC與Conergy去年7月便曾修訂雙方契約,將先前協議的十年期矽晶圓銷售金額由原先的70億至80億美元下修至40億美元。


外電報導,Conergy指出,由於經濟環境驟變,將取消與MEMC之間的合約,若雙方無法在未來幾天內達成協議,則該公司將會在4月底前採取法律行動。台灣太陽能族群昨天則在國際油價暴跌衝擊下,終止強勁走勢,呈現漲跌互見。茂迪(6244)、綠能(3519)等收小紅;合晶(6182)、中美晶(5483)等逆勢收黑。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STOCK/STO3/4861503.shtml

========
重點在於終端需求不振,而非修正的合約價格具競爭力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Published 凌晨12:31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417

4/16的成交量為 1753E,高於先前3/27推出的量能 1745E
而今出現2000E的大量,K線型態又一破三
所以今天只看壓力,不看支撐
加權直接觀察 5900.0 的瞬間變化做研判

若外資真的認為這是逢低承接的好位置,就該認定他會用力的買上去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Published 清晨6:12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416

用缺口跳過關卡,真夠狠的
可以合理假設今天為變盤量
所謂變盤,並沒有規定只能往特定方向
觀念被誤用的結果,就會造成這個說法就該形成轉折
若未形成轉折卻持續沿著相同趨勢前進,這種可能性會不會發生?

而尾盤的後15分鐘量縮了30E
市場所說的:「新高量要見新高價」,可以用來驗證明天的誠意
而明天的量要比今日高,不然就該懷疑量縮的目的了

至於加權目標,合理推論還有高點
除非你相信市場所說坐六望七甚至望八會來
否則現在的進場風險頗高,目標暫且擺心裡就好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Published 下午2:08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409

090409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Published 上午10:59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403 多頭不歸路

日線未出現多方敗筆
1、開盤立即躍過5530開在5541,能不能為日後免除在破底的危機?
2、會不會以爆量的方式做止漲拉回,這待觀察

量能持續量滾量
短線唯一不利多方的形式為指標成頂背離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Published 清晨7:04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402

今低5401.3不破,多頭續攻
再來觀察的技術現象為
1、過不過5530?
2、爆量1740E

目前指標成頂背離
假使要續多,則短線的最小目標要到5555才屬正常

Read More
      edit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Published 上午8:37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401

開盤躍過5245,高開在5272
遇壓拉回,盤中言「5330過與不過,理應接受一次打壓」
後續的壓回,在開盤點有撐
(1)若守5277,理應看到5330,屆時看變化
(2)若跌破5274,分別看支撐的力道5250及5201

明日量能不宜小於1125E
明日盤中的關鍵點為:5277 / 5201
欲維持多頭優勢,必須突破5390

超短線壓力:5325 / 5335
極短線壓力:5363 / 5438

090401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Published 下午3:25 by with 0 comment

[書籍] 技術分析類


弟在這推薦幾本有關技術分析書籍:
股票操作方法(註1)、第一次操作選擇權(註2)及多空交易日誌(註3)

想對盤面結構有基本認知可閱讀前兩本,而第三本則是個股交易的大方向

註1:鐘聯勝,ISBN:9579724334(在書局亂逛看到的)
註2:ISBN:9789866648243
註3:ISBN:9789867085764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下午2:10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331

今日雖有來到 5250,但卻未拉到 5300
K線收成了上十字線,暗示多方稍微弱勢
要維持多方上漲,則至少要來到 5360,否則必再下探
宜防填補缺口看到 5050
明日盤中的關鍵點為:5225 / 5245

超短線壓力:5233 / 5247 / 5261
極短線壓力:5363 / 5438

註:覺得文章對自己有所長,請幫忙點擊「有效」的廣告,作為本人持續前進的動力。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Published 下午2:57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330


今天低開在 5362.9,再加上三低盤,早盤過不了 5400
短線獲利下車誠屬正常,只是量能有點超出控制,出貨意味濃了點

明日極短線必要看到 5250,否則將持續下探
正常言,這位置理應提供一次反彈
若看得到 5250,則理應上攻 5300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Published 清晨5:26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327

若過不了 5400,極短線先看 5360
這位置就留待週一開盤來決定了

週線,下禮拜看空方抵抗的力道
以單日量計算,若爆出 1745E的成交量,極有反轉的可能性
市場上有句話:「新高量要有新高價」
這時候可用來檢視明日的行情是否合理
亦即行情的推升須由熱錢的投入來帶動
所以另一種漲勢減緩的可能條件則為無法維持量滾量上攻

這波的高點不應超過 5530,不然則不是反彈而已

註:覺得文章對自己有所長,請幫忙點擊「有效」的廣告,作為本人持續前進的動力。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Published 凌晨4:01 by with 0 comment

[盤中觀感] 090325

台指04
9:33
若過不了 5246,看 5224

9:39
守住 5245,看過 5266

9:47
若守住 5254,看過 5276

9:50
5276過與不過?理應接受一次打壓
30K 指標頂背

9:55
5245理應提供一次支撐

10:01
針對5259作多跌多漲

10:06
還是看指標頂背,除非條件被破壞出現「該回不回」
10:10
假使真出現兩次指標頂背離?
那這個盤還真不要臉的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Published 凌晨3:06 by with 0 comment

[盤中觀感] 090323

時間點的疑慮,拉太快了
這麼強就該看到 5150,明日必要量增

台指04正常該看到 5115

15:56
守住5050,目標看 5350

註:覺得文章對自己有所長,請幫忙點擊「有效」的廣告,作為本人持續前進的動力。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Published 下午2:05 by with 0 comment

融資券讓操作更靈活

(a.)「盤中融資」下單成交後,可以在「盤後」轉成「現貨買進」嗎?
(b.)「盤中現貨」下單成交後,可以在「盤中」轉成「融資買進」嗎?
兩者均可,但都必須打電話給營業員,營業員才能修改!

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就是怕買錯了,當天立即停損,讓損失降到最低。

(a.)
(i)買對股價就該上漲,若是以賺價差為目的,這時候融資轉現貨就沒意義,這筆交易
應持續使用融資。
(ii)若買對股價跟著上漲,你是要抱長期(註1)轉成現貨的意義會比較大。

(b.)
(i)假使買了股價也上漲,若是以賺價差為目的,這時候現貨轉融資的意義是可以讓錢
滾的更有效率。
(ii)若買錯了,盤中跌破你認為的主力成本,這時候將現貨轉融資是為了停損用;轉
成融資後,再以融券放空當天平掉這筆交易。

註1:長期,我定義超過半年,因為你可能考慮參加配股息的因素


融資斷頭參考價 = 買進價格 x 0.6 x 120 / 100  (以融資借款六成為例)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上午8:37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319

除非你對這個盤面很樂觀,否則作多者應該是全面出場以防獲利減少
這個盤是真的走多,未來就該看到 6000以上
等拉回 4700以下再考慮是否作多,屆時再看變化
不然就是你認為會一路上漲突破 6000,這樣明日必須持續上漲
因此,在這作多受傷的機率可能比較高些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Published 下午1:56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305

最後一筆的控盤量幾乎精確,明日最好不要超過 760E
可惜的是昨天的量似乎放的過大些
多方要維持強勢,就該上漲到 4950,遇 4770看變化

看空則守不住 4600,看拉回 4500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Published 清晨6:26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304

過不了 4590,還是要拉回
金融類股止跌嗎?

韓國也留個缺,巧了
你看我,我看他,彼此在觀望

Read More
      edit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Published 下午3:19 by with 0 comment

[盤後觀感] 090303

4480,過不過?

今日資增,不太妙的樣
98/03/03   7.77   1,299.55
98/03/02  -1.82   1,293.66
98/02/27   8.91   1,295.48
98/02/26  -1.64   1,286.57
98/02/25   3.26   1,288.21
98/02/24   7.80   1,284.95
98/02/23   7.97   1,277.15



Read More
      edit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Published 下午1:26 by with 0 comment

[音樂] Taylor Swift - Fearless

鄉村帶著重音樂,不慵懶卻動聽

Read More
      edit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Published 下午2:12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主計處:今年GDP-2.97%,估Q4轉正

主計處:今年GDP-2.97%,估Q4轉正
2009/02/18 17:39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主計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負2.97%,預測要到今年第四季才能轉為正成長率;而上一季(97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初步統計為負8.36%,為國民所得編製季資料(民國50年)以來最大衰退幅度。


主計處公布最新的經濟成長預測,由上次的正成長2.12%下調至負成長2.97%,下調逾5個百分點;至於去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則大幅衰退8.36%,較去年11月預測數(負1.73%)低6.63個百分點;去年第3季修正為負1.05%。


主訊處預測98年經濟負成長2.97%,預估第一季經濟負成長6.51%,第二季經濟負成長6.85%,第三季經濟負成長2.67%,第四季轉為成長4.5%,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期已低。預估全年CPI下跌0.82%,GNP12兆4975億元,折合3667億美元,每人GNP1萬5957美元。


主計處表示,在對外貿易方面,由於工業國家經濟全面下滑,新興經濟體亦受波及,加上我國產業過度集中電子相關產品,面臨國外需求下滑所承受的風險不易分散,且目前國際景氣能見度不明,預測今年海關出口將大幅減少20.10%,進口因油價下跌及出口引申需求減少,衰退26.20%。併計服務貿易並剔除物價因素後,輸出負成長10.74%,輸入負成長14.34%,貿易順差263億美元。


民間消費部分,由於失業攀高、所得降低及財富縮水等負面因素持續,民間消費傾向益趨保守,雖眾多商家不約而同降價促銷,加上政府戮力推動促進就業方案、工作所得補助方案、調降多項稅賦、以及發放消費券等激勵措施,但仍不足以扭轉國際大環境利空的衝擊,預測今年民間消費名目金額近乎停滯(微增0.08%),但因物價下跌,實質呈小幅成長0.82%,其中食品消費成長1.20%,非食品消費成長0.72%。


固定投資方面,雖政府積極改善企業投資環境,加速推動都市更新及增進兩岸交流等激勵政策,惟因國外需求銳減,多數廠商在產能過剩下延後原定投資計畫或縮減資本支出,另不動產市場陷入低迷,住宅投資亦將衰退,預測98年民間固定投資負成長28.07%。至於公共部門,由於政府加碼推動擴大公共建設計畫,以及上年度擴大內需預算保留之工程持續進行,預測98年政府固定投資成長22.14%,為民國81年以來最大增幅;另公營事業固定投資亦成長4.91%。併計民間、政府及公營事業後,全年固定投資為負成長17.76%。


物價方面,受全球景氣下滑、需求萎縮影響,國際原油與農工原料行情由去年高檔大幅回落,可望抑低廠商生產成本,預測今年躉售物價(WPI)下跌6.36%;消費者物價(CPI)方面,去年偏高的油料費已不復存在,今年將呈狹幅波動,加上許多商家為刺激平疲的買氣,推出各式降價折扣策略,以及房租等服務類價格維持平穩走勢,預測全年CPI下跌0.82%。


 



轉載自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0218/3/1cu98.html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下午2:05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股匯兩頭虧外資匯出潮浮現










股匯兩頭虧 外資匯出潮浮現

 








































新台幣連續九個交易日貶值9.5角,貶值幅度達2.75%,急貶效應使得資金外移潮蠢動。銀行主管指出,新台幣存款利率低、股市表現又不好,匯價如持續貶值,外資等於兩頭虧,不匯出也難。


據了解,外國人新台幣存款月平均餘額,去年12月底降至2,070億元,今年1、2月進一步下跌,外人新台幣存款餘額近三年首度低於2,000億


依規定,外資匯入投資後,資金如果未投入股市,會暫時存在外人新台幣存款帳戶,過去市場預期新台幣升值時,一度有外資專門匯入資金至此帳戶等待套匯,還被央行「請」出去。


新台幣昨(17)日單日貶值3.4角,是民國89年10月以來,八年半來單日最大貶值幅度。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從最近市場交易量低於15億美元來看,外資和廠商進出金額都不多,「市場只剩中央銀行和銀行」。


不過,銀行外匯主管提醒,依過去經驗,新台幣急貶效應可能造成短期資金外流,屆時對股市和匯價都是利空。


銀行外匯主管說,目前銀行新台幣活存利率僅0.1%,也就是外資九天前如匯入100萬美元,轉換成新台幣3,367萬元後放在外人新台幣帳戶,暫時沒有投入股市,九天下來利息收入等於零,但光匯差就賠了92萬元。


「如果外資買股票更慘,因為除了股票價損失,還有匯損,」銀行外匯主管說,在這種情況,「如果你是外資,會不會儘早匯出,停損出場?」


銀行外匯主管指出,先前亞洲金融風暴時,外人新台幣存款餘額曾由500億元減少至460億元,之後便一路回升,去年3月更達3,640億元的高點。但去年8月後,外人新台幣存款餘額一路下滑,四個月便減少1,168億元。


銀行外匯主管分析,今年以來外人新台幣存款餘額持續減少,且在股市表現欠佳的前提下,近日新台幣急貶效應可能讓外資加速匯出,連帶加重股匯雙跌壓力。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4742466.shtml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下午1:42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中鋼首季虧損上看百億









中鋼首季虧損上看百億 全年營運恐見赤字





























中鋼(2002)昨(17)日再度大手筆的調降4、5月份鋼價,也為中鋼今年前5月寫下虧損的命運!由於第一季中鋼鋼價降幅達22.56%,加上元月份農曆放假因素,據了解,該公司元月份虧損金額就達20億元,如今加上4、5月份降價全額追溯關係,將使得中鋼元月份的虧損擴大到超過30億元,以此推估,中鋼第一季的虧損金額有可能向百億元挺進,且全年營運有可能以赤字收場。


昨日中鋼首度將開盤由季開盤制改變為雙月盤,不論是以何種方式開盤,從最終的數字來看,注定了中鋼今年前5月,月月營運出現虧損的命運。倘若下半年全球鋼鐵景氣不回升,中鋼有可能出現創業以來首度的虧損。


其實,以中鋼第一季價格的跌幅加上元月份產能利用率推估,元月份的虧損金額約20億元,如今加上4、5月份鋼價又下跌14%推估,在中鋼採用全額降價追溯的模式下,中鋼元月份的虧損金額有可能擴大到超過30億元。雖然月份隨著出貨天數增加、3月份發貨量也可望提高下,但因下游需求不振、買氣不強下,使得中鋼2、3月份難以擺脫虧損命運。


2月初,中鋼執行副總鍾樂民曾表示,「中鋼第一季要賺錢,要很拼」,如今從價格結構來看,第一季不僅出現虧損,且幅度將高於預期甚多。由此推估,中鋼第一季虧損金額介於80~90億元,若季底加上認列轉投資公司的投資損失,第一季的虧損金額有可能接近百億元,也將是中鋼有史以來,營運情況最差的一季。


而這樣的成績單,還有可能延續到第二季。昨日中鋼開出4、5月份鋼價,價格平均調降14%,換言之,第一季虧損的景況不僅第二季未獲得止血,反而還會擴大。除非6月份的價格可以止穩,否則中鋼第二季的營運成績單會「相當難看」。


目前鐵礦石以及煤的供應商正積極和高爐廠就從4月份開始的新一年度的合約價進行談判,儘管目前還未達成協議,但鐵礦石降價40%的機率不小,加上近期煤的現貨價走低,所以生產鋼鐵的兩大主要原料鐵礦石與煤的成本,都有可能降低。問題是,依照中鋼過去的經驗,要等到6月底才會使用到低價原料,換言之,即使新一年度的價格下跌,中鋼必須要等到6月份才能受惠,在緩不濟急下,中鋼前5月的成績單,一定不會好看。


現在只能期待下半年全球經濟好轉,中鋼的營運情況也能跟著轉佳。倘若情況跟上半年一樣,中鋼今年營運很有可能出現有史以來首見的虧損。


而中鋼營運出現虧損,除了受到大環境影響,產能利用率僅55~60%外,更重要的是過去林文淵擔任中鋼董事長任內,大幅改變中鋼原本建立完善的產銷體系,引進屬於「政治」層面的客戶,而這些忠誠度不高的客戶,在鋼價下跌時紛紛求去,讓中鋼的產能利用率以及產品的銷售率紛紛創新低。因此,未來中鋼如何重新建構一套完整的產銷體制,以及加強本身的行銷能力,是中鋼亟需努力的課題。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STOCK/BREAKINGNEWS10/4743626.shtml





Read More
      edit
Published 下午1:41 by with 0 comment

[轉載] 中鋼盤價大降14% 下游樂










中鋼盤價大降14% 下游樂

 





































中鋼昨日首次開雙月盤,鋼價全面平均下跌幅度達14%,並追溯至第一季,中鋼執行副總鍾樂民說,第一季營收將因此減少30億至40億元。
(本報系資料庫)


中鋼昨(17)日首次開雙月盤,鋼價全面下跌平均幅度達14%,而且幾乎全額降價並追溯至第一季,導致中鋼單季營收減少40億元,卻可望嘉惠客戶,下游爭相走告,鋼鐵產業信心大振。


新價大宗底材熱軋每公噸降3,000元,線材降3,500元,電磁鋼片及鋼板降幅達4,500元,平均每公噸降價3,350元,全面拉近與市場行情差距。


中鋼執行副總鍾樂民說,經過降價後,第一季營收將減少30億元至40億元,獲利部分則要很拚,目前還是設定要有賺錢,雖然盈餘不容易,但仍要全力達陣。


核心人士指出,這回中鋼降價全數追溯到第一季,所以理論上減少的40億元營收,都可回饋到客戶身上,但因第一季提貨量大減,中鋼回饋的金額少,中鋼此舉可說裡子與面子都賺到了。


鍾樂民表示,昨天會議難度高,經充分討論,最後決定一次降足,以協助下游產業積極爭取外銷訂單,加速鋼料庫存去化,帶動台灣鋼鐵相關產業早日脫離困境。


鍾樂民說,各國政府正大力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方案,刺激鋼鐵需求,加上各主要鋼廠陸續進行大規模減產,緊縮鋼鐵供應,兩者加乘效應,可望早日達成鋼鐵供需平衡。中鋼這次調降鋼價僅適用4月與5月的訂單,6月價格另行開盤決定,未來中鋼將全面推動雙月盤新制。


中鋼業務部門說,全球鋼廠持續擴大減產,鋼價跌勢已趨緩,尤其大陸鋼價去年11月出現一波上揚的走勢,國內市場流通價反彈回升,例如熱軋南部流通價每公噸1.5 萬元漲到1.65萬元,明顯脫離谷底。


此外,中鋼決定4月中旬起,將第三號高爐提前維修,最早9月才能復產,此期間預計產能減少40%至45%,其他如歐美、日、韓、大陸主力鋼廠多有停產維修的安排,在全球鋼廠合力調節產量及各國振興經濟方案陸續執行下,未來鋼市將有樂觀期待。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中鋼船用鋼板每公噸降價4,000元,台船昨(17)日表示,中鋼此次開出4、5月供料新盤價,以兩個月提貨量約3.3萬公噸來看,將減輕1.32億元進料成本,等於全數挹注盈餘。台船表示,中鋼為該公司船用鋼板的主力供貨商,第一季100%使用中鋼料,此次中鋼降價,將對第二季營運帶來大利多。


閱報祕書》中鋼盤價


為什麼中鋼開盤那麼重要?


中鋼是高爐廠,產製汽車、家電、機械、馬達等工業用鋼材,年產量1,100萬公噸,因此盤價變化,就關係到下游鋼廠及加工廠的生產成本高低。國內鋼鐵產業已是國內另一個兆元產業,中鋼盤價變化,影響深遠。 (記者林政鋒)


 


















轉載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4742279.shtml




Read More
      edit